|
画 坛 奇 才 青年画家员文画观后感 |
| 三人行 |
|
许多人都认为员文是一个山水画家,他笔下的山水大气磅礴,挥洒自如,大有一泻千里之势。像那副浸透了作者情感的“母亲河”,画面上那大浪拍天,激流飞溅的壮观景象,给人以鲜活而又悲壮的视觉感染力。 “华夏魂”是一幅大工笔与写意结合的山水画,融意象、抽象、印象与一体。同样画长城,但他却打破中国传统的横向曲折的画法,没有具像地表现长城逶迤千里的雄姿,而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——烽火台切入,用透视的目光画出了长城的灵魂。用墨由浅入深,把我们的视线慢慢引向历史的纵深,透过那斑斑驳驳的砖块,我们看到了千年的岁月沧桑,看到古战场上的烽火与硝烟。他采用的是象征性表现手法,把长城画成人的脊梁,脊梁上的条条肋骨清晰可辩,象征着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脊梁骨则画成一把锋利的宝剑,宝剑放射出的光芒成辐射状,象周围辐射,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;也象征着长城像宝剑一样千年不朽。宝剑上端直刺苍穹,下端入地,大有:“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鳖”的英雄气概。这幅画,气势磅礴,朴实厚重,立体感强,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!我相信每一个人站在这幅画前,都会激起一腔爱国之情,你会眼含热泪,从胸腔里发出一声呐喊: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! 曾有一位专收名人字画的收藏家出四万元高价, 要收藏这幅画,被员文拒绝了,尽管当时他囊中羞涩连看病的钱也拿不出。因为这幅画浸透了员文全部的情感和心血,同时他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也得到了一次大的升华。这幅画参加了“全国工笔画大展”和山西省美协举办的“黄河画展”。 按说员文完全可以以山水画家自居,许多大师也都是以专而名,象齐白石的虾,徐悲鸿的马……难道员文不想成为一个大师级画家?不是,他只是不满足于仅仅画山水。他对小情小景的小品也发生了兴趣,何止兴趣,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,他画出的历代人物小品系列出神入化,不乏大气,其中“右军爱鹅图”参加了“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”,并收入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摄英大画集中。 员文不愧为画坛奇才,他画什么象什么,画什么,什么成。他画的第一幅扇面画“春江寻梦”参加了“97当代国际扇面大展赛”,在国内外名家如林的300余幅参赛作品中获奖。 他总是让人吃惊,几年前,又突然画出一组“南国寻梦系列”,用现实与梦境重叠的手法来表现南国的明山秀水和人物。打破了中国画点、线、画的传统模式,采取没骨和点线结合,吸其西方的构图色彩,直接用颜色塑造人物形体,背景则用线,这种中、西结合的画法,使画面构成布局很满,但也不乏空灵之气。人物形态曲线分明,背景中的植物也呈现波浪型流动状态。画面风格即新颖独特,又和谐统一。以梦境的方式使人物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,这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环保意识。面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,面对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,面对着浑浊的黄河,面对着北方光秃的黄土高原,面对着西部卷起的沙尘暴,他只能用梦境的方式,在地球上寻找一片绿色的家园,他终于找到了。“南国寻梦”之二,画的是傣族的泼水节、两个美丽的傣家少女,在开屏的孔雀面前舞姿翩翩,大有和孔雀媲美之意,她们身后的背景是芭蕉树,在芭蕉深处隐约出现傣家竹楼的一角,使你一下子联想到傣族的民俗风情:“不想走,你就别走,请你住进小竹楼”。这幅画曾参加过1995年澳大利亚美展,并被澳洲真如翁艺术慈善事业基金会收藏。 这些充满南国情调的人物画,一反员文过去画山水时那种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,倒象一个婉约派诗人写的一首诗,充满阴柔之美。 有位哲学家说过:“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”,而在员文的精神境界里却同时汹涌着两条河流,一条是北方的滔滔大河,一条是南方的涓涓溪流。 2001年大年初一,山西电视台“黄土地”栏目刚刚播放了员文专题片,“写在心里的黄河”,今天员文又将带着他具有南国情调,关注人类,关注自然的作品“南国寻梦”系列参加2001年5月“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”。 我们期待员文的作品再次获得成功,载誉而归。 |